制作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的高性价比途径探究

2019-03-29 09:00:00

摘要:制作慕课作为新兴的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有不少高校正推行慕课的量产;有效降低成本是大规模制作慕课的重要考量,其制作成本包括经济、人力和时间二种成本。本文根据目前几种常见的慕课制作方式,以三种成本为分析维度,试图找出符合大规模制作慕课、性价比最高的制作方法。

关键字:慕课;高性价比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亦称“慕课”)——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这个概念在当代教育领域早已深入人心,随着国内外优质在线课程的不断涌现,从最初学生各自零散的在线学习课程,到学校组织利用MOOC辅助授课,再到自行开发建设MOOC,很多高校都已经走到了第三步。例如,南京大学的十百千工程,旨在建设十门精品MOOC课程,试点百门网上互动教学课程,推进千门课程资源数字化建设。这就要求高校对于自身建设MOOC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尤其是面对百门甚至千门的课程规划,如何做到高效率的建设对于课程制作人员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MOOC的要素有很多,一门MOOC最常见的几个构件包括:课程大纲、课程计划、授课视频、拓展学习资料、作业和讨论区。而这其中,MOOC中的视频是学习者学习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中心环节,同时还是MOOC制作过程中最为繁琐和复杂的步骤。而优质的课程视频能够带来更佳的学习效果,这就对视频的制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现阶段,有效地降低制作成本是大规模制作MOOC的重要考量,一门MOOC的制作成本包括:经济成本、人力成本、时间成本。本文根据目前几种常见的MOOC制作方式,以三种成本为分析维度,试图找出符合大规模制作MOOC的,性价比最高的制作方法。

目前制作方法总的分为两大类:拍摄类和录屏类。其中,根据场景、人员等因素,又可以细分为很多小类。

一、拍摄类

(一)传统演播厅拍摄。

目前各大MOOC平台,很多课程都是利用这种方法制作。演播厅的优势在于可以根据课程需要布置环境。既可以利用实物,如书架、书桌等布置,也可以在教师身后配备大型绿(或者其他纯色)幕,利用抠像技术将人像抠出,后期制作可以配以任何需要的背景、动画等。一般情况下,由于课程拍摄不需要很多移动镜头,所以在拍摄之前,将摄像机、灯光、提词器等设置好,即可开始拍摄。这种制作方式,最少也需要一个专业人员,主要负责拍摄和后期剪辑。如果是更加专业制作团队,还需要有不同的人来承担导演、布景、化妆、场记、拍摄、剪辑等工作,人力成本花费较高。同时教师对课程知识点的重新整理、授课团队和制作团队的前期沟通、拍摄过程以及剪辑过程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所以这种方式时间成本非常高。而硬件设备和软件一般都是一次性投入,可以重复利用,而且现在各个学校基本都有自己的演播厅,所以每门MOOC的经济成本投入可以被分摊,但是初期演播厅的建造、专业设备的购置投入也是不菲的。正因为巨大的成本投入,这种制作方式的效果往往是最好的,尤其是后期剪辑时,利用抠像技术可以根据课程需要自由的对视频进行改造。

(二)演播厅自动录制

因为传统演播厅拍摄高额的时间和人力成本投入,现在衍生出演播厅拍摄的一种新型方式——演播厅自动录制。在自动录制系统中选好需要的虚拟背景,将授课资料导入便可开始录制。自动录制系统捕捉两路信号,一路是授课资料,一路是教师影像,在拍摄的同时就将这两路信号合成,是一个边录边编的过程,生成可以直接利用的MOOC视频。这种方式的最大优势就在于省去了后期的剪辑,一次性合成。但也正因为这种方式,如果后期希望对课程视频进行改进,也会显得比较困难。目前这种制作方式跟传统演播厅的比较起来,视觉效果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因为背景和布局都是系统自动完成的。

(三)实景拍摄。

这种方式一般多用于对背景专业要求较高的课程。例如,清华大学彭林老师的《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中,很多节课程都是在博物馆中拍摄;一些课程为了营造轻松愉悦的气氛,也会选择外景拍摄。这种方式和演播厅最大的区别在于需要现场的环境布景,器材的移动和架设、光线的控制、现场流动人员控制都会增加不少时间和人力成本。这种制作方式目前在各大MOOC平台中运用的比例是非常小的,因为综合看来,消耗的成本(经济、时间、人力)是最大的。

(四)课堂(讲座、会议)实录

这种现场的录制方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教师的授课时间,教师不用专门再抽出一段完整的时间来讲几乎同样的内容。要想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教室、会场需要重新布置,尤其是对光线的调整,因为教室和会场自身的灯光在亮度、方向和范围上都是不太理想的。如果还要兼顾学生、观众的镜头,则需要更多机位,这些都会相应的增加一些人力成本。同时,由于课堂、讲座、会议等是真实进行的,不会为了镜头效果而重复拍摄,所以这也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表达能力,甚至是表演能力,面对镜头,在授课的同时还要避免一些有瑕疵的动作和语言。这会增加教师在前期准备工作的时间成本。

二、录屏类。

MOOC建设初期,由于MOOC并没有被高度重视,只有少数教师会主动制作,而这些教师受制于资金与时间,通常会采取录屏的方式来制作课程,这样在人力上可以完全由一个人来制作;时间上,由于只有一个人,而且没有硬性任务,所以教师可以自由选择时间,可以非常有效的利用碎片化时间;资金上,这一类的视频录制几乎不用额外增加设备,最简单的情况下需要一个带有摄像头的笔记本即可。例如,Coursera联合创始人之一吴恩达(Andrew Y. Ng)的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台湾大学MOOC办公室执行长叶丙成的《几率》都是以这种方式制作的。然而,录屏类的视频的视觉效果肯定不如拍摄类,这就非常依赖课程内容以及教师的个人魅力。

根据人物出镜与否分类,录屏类可以分为无出镜类和出镜类。

(一)、无出镜类

无出镜类视频通常需要一台带麦克风的电脑、一块手写板,教师对着麦克风开始授课,通过软件将声音、教材和笔记全程录制下来,过程中讲错的地方可以重新来过。此方式非常容易操作,只需要对软件简单的操作即可,由于不用出镜,所以这种方式最大的缓解了教师在无学生情况下授课的陌生感和面对摄像镜头时的紧张感。从教师个人主观感受来看,这种方式一开始最受老师欢迎,省时省力,且不会有太大压力。然而这种方式非常依赖教材和教师的语言魅力,由于学生上课时看不到教师本人,让本来就有距离感的网上学习变得更加遥远,学生的主动学习需要有很好的自制力或很浓的兴趣。所以在MOOC蓬勃发展的时期,这种方式录制的课程占比非常小。

(二)、出镜类

出镜类视频又分为同步录制和异步录制。

1.同步录制

同步录制指的是教师的影像和教材同时录制,这个也是目前录屏式MOOC中最为常见的方式。教师一边看摄像头,一边讲解教材,通过软件将这两路画面合成在一起。现在比较常用,也比较容易上手的录屏软件是Camtasia Studio,此软件不仅有录屏功能,还有一定的编辑功能,对于不需要过多效果的课程视频的需求可以充分满足。此软件仅需设置好软硬件环境,配置好人物画面和教材的位置关系后,便可以开始录像,后期简单编辑即可产出一个较为完整的课程视频。这种录制的方法好处在于,教师可以自由地选择录制的时间和空间,一个人即可完成,课程视频一遍过,边录边合成,节约了很多后期编辑的时间。但是同样的,它也有它的劣势。由于教师必须兼顾镜头感和教材,所以他需要非常合理的分配他的注意力,偏向任何一方,都会使得视频效果显得不协调。加之有些教师面对镜头本身就会有些紧张,再让他去兼顾教材,会让视频效果更加不佳。再者,由于教师的个人电脑配置如果相对比较低的话,也会影响成音和成像效果。总之,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面对镜头比较自如,对软件操作熟悉,同时个人电脑配置相对较高的教师。

2.异步录制

正因为同步录制有这样的劣势,后来又发展出另一种录屏方式——异步录制。所谓异步,顾名思义,就是教师的影像录制和教材的录制是不同步的,这种方法,通常是先将教师的授课影像全部录制好,之后根据授课影像将教材依次放在需要出现的位置,使得影像和教材同步即可。这种方法,很好的解决了教师需要一心二用的困扰。教师可以专心面对摄像头,模拟对着学生上课的感觉。后期制作教材时,可以自由调整教材出现的时间,避免了同步录制中教师在教材翻页时出现的不必要停顿和视线飘忽。很显然,这种方法相较于同步录制,后期教材编辑大大的增加了制作时间。

由录屏式制作的课程视频中,绝大部分的内容都是满屏的教材,所以这就要求制作者修改教材的视觉效果,而不仅仅限于文字、图片和视频的简单呈现,需讲究合理排版和配色。这同样也是录屏式制作方法中消耗较长时间的一步,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直接影响着课程视频的质量。

结论:

要找出性价比最高,可以大规模制作MOOC课程视频的方法,就是要考虑投入和产出之比,此处所谓的投入和产出均为此种方法的平均值,不代表某些特殊情况,也不考虑不同教师在同一种制作方式上的水平差异。如表1所示:


 

1 几种MOOC录制方式的制作成本比较

录制方式

投入和产出

拍摄类

录屏类

传统演播厅

演播厅自动录制

实景拍摄

课堂(讲座、会议)实录

无人物出镜

出镜类之同步录制

出镜类之异步录制

时间成本

非常高

一般

非常高

一般

非常低

非常低

一般

人力成本

非常高

一般

非常高

较低

非常低

非常低

非常低

资金成本

非常高

较高

非常高

较低

非常低

非常低

非常低

视频效果

非常好

较好

较好

一般

较低

一般

较好

可见,在投入并不大的同时还要获得比较好的效果,可以选择演播厅自动录制和出镜类中的异步录制。

对于想要大规模建设MOOC的高校,可以选择建设自动录制的演播厅和自主录屏制作工作室。配置好设备环境和软硬件环境后,自动录制演播厅只需要少数几个制作人员辅助教学团队制作课程视频,而自主录屏制作工作室更是甚至只需要教师一人即可完成。

由于MOOC制作往往是一个团队合作行为,所以教师如果只有精力和时间完成课程的录制,那么可以将前期的教材准备和后期的视频编辑交给助教或者制作人员,合理分配制作任务。如果合理采用上述两种方法,甚至是多种方法的使用,大规模地,高性价比地制作MOOC便可成为一个普遍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事业。

参考文献

[1]斯蒂芬·哈格德,王保华,何欣蕾.慕课正在成熟[J]一教育研究,2014(5):92-99.

[2]李斐,黄明东.“慕课”带给高校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高等教育,2014(7):22-26.

[3]江波,王奕俊.应对“慕课”的挑战一一“慕课”透视及应对[J].中国高等教育,2014 ( 7 ) :18-22.

[4]陈学慧,赵鲁涛,王洪桥,等.慕课类课程影音制作方法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4 ( 08 )

[s]庄丽君.慕课视频的分类和吸引力研究[J].当代继续教育,2015,33(5):56-59.

[6]于青青.慕课视频的分类及具体表现形式分析[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9):84-87.

[}l应龙,敖永红,姚煊道,等慕课视频资源建设研究与实践[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ols ( 6 ) :a4-aa.

[8]于青青,李晓明.慕课视频制作平民化方法的探索与评价[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OL ) :106-112